IAA研究NMT標準化方案
IAA研究NMT標準化方案
一、視頻資源
二、參考文獻
三、常測哪些指標
H+、IAA
四、檢測這些離子流、分子流,有什么生物學意義
-
2)科研案例
案例1
為了探究JA影響根系生長的生理和分子機制,利用NMT技術研究了擬南芥Col-0、coi1-1突變體根尖區(qū)域生長素和質子流速的影響。Col-0植物根部IAA外排流速的峰值出現(xiàn)在根尖300 μm處,在伸長區(qū)和成熟區(qū)IAA內流。coi1-1的 IAA流速與Col-0幼苗相似。外源50 μm MeJA處理Col-0和coi1-1的幼苗根系時,過渡區(qū)IAA外排速率明顯受到抑制,而在伸長區(qū)和成熟區(qū)IAA流速沒有顯著差異。相反,在coi1-1幼苗根上,MeJA處理對 IAA流速沒有影響。為了探討IAA流速是否與PM H+-ATPase有關,進一步監(jiān)測了釩酸鹽預處理Col-0根系的 IAA流速, 發(fā)現(xiàn)IAA外排沿著這些根增加,最顯著的區(qū)域是分生區(qū)和過渡區(qū)。幼苗根系的跨膜H+流速與IAA相反,在分生區(qū)和過渡區(qū)H+內流。然而,在伸長區(qū)和成熟區(qū),H+外排。釩酸鹽處理增加了Col-0根分生區(qū)和過渡區(qū)的H+內流。coi1-1根的H+流速與Col-0相似。外源MeJA顯著增加H+分泌,最顯著的區(qū)域是過渡區(qū)。外源MeJA對coi1-1根系的凈H+流速沒有顯著影響。結合基因表達水平等實驗結果,表明JA信號可能通過調節(jié)關鍵基因的表達來調節(jié)生長素信號通路。
Yan S et al. MeJA Affects Root Growth by Modulation of Transmembrane Auxin Flux in the Transition Zone.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, 2016, 35(1):256-265.
案例2
為了研究蟲害后植物生長速率降低的潛在機制,使用小菜蛾取食擬南芥葉片,利用NMT技術研究小菜蛾取食擬南芥葉片后根尖IAA和H+流速。結果顯示,在靠近根系表面過渡區(qū)的地方,凈IAA流速在蟲害后降低(Fig.3)。相反,昆蟲取食引起了根表面H+凈流速的增加,其中最顯著的反應發(fā)生在過渡區(qū)(Fig.4)。結果結果表明,蟲害后植物的的生長減少可能與生長素流速和質子分泌減少有關。
Yan S et al. Insect Herbivory of Leaves Affects the Auxin Flux Along Root Apic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.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, 2017.)
五、可以檢測哪些樣品
1、動物樣品
1)細胞
神經(jīng)細胞、腫瘤細胞、巨噬細胞、淋巴細胞等
2)組織器官
腫瘤、皮膚、胃粘膜、胰島、腦(海馬體等)、胚胎(大鼠、魚)、斑馬魚皮膚/鰓、耳蝸、心臟(香螺)、卵(魚、雞蛋、爪蟾)、骨骼、角膜、脊椎(豚鼠)、肌肉組織(肌纖維、心?。?/p>
3)其它動物樣品
珊瑚、螨蟲、昆蟲(果蠅幼蟲的腸、蟑螂血腦屏障、按蚊、長紅錐蝽)、蝌蚪、水蛭、藍蟹(微感毛)、變形蟲、水絲蚓
2、植物樣品
1)營養(yǎng)器官
莖:邊材、心材、微管形成層、木質部
2)生殖器官
花:花瓣、花瓣表皮細胞、花粉
種子:整體、胚
果實:果殼、果皮、果肉(蘋果、柑橘)、籽粒、棉花纖維、棉桃
3)細胞:植物懸浮細胞、液泡
4)愈傷組織
3、微生物樣品
酵母細胞、菌絲、菌落、微藻、細菌(大腸桿菌)
4、其它生物樣品
周叢生物
5、非生物樣品
金屬、混凝土、泥沙、納米材料、生物醫(yī)藥材料
六、樣品需要做哪些前處理
國際領先的非損傷微測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活體、無損檢測,因此動植物材料在檢測前,不需要任何的液氮速凍、染色、研磨處理等。
1、動物單細胞
因NMT是活體檢測,故從培養(yǎng)箱中拿出來后,置于培養(yǎng)皿中,直接檢測即可。
2、動物組織
因NMT是活體檢測,無需提前處理。如檢測部位天然暴露在外,如斑馬魚皮膚離子細胞、側線毛細胞,直接檢測即可。如檢測部位位于體內,需在檢測時暴露出檢測部位(可采用麻醉的方式),后檢測即可。
3、植物根莖葉等組織器官
天然暴露在外的組織器官,例如根、莖、葉的表面,無需任何處理,直接檢測即可。水培、土培、砂培、平板培養(yǎng)均可。
4、植物原生質體/液泡
因NMT是基于微傳感器/探針的非損傷檢測,檢測時不接觸樣品,故原生質體、液泡需要從組織或者細胞中,提取出來后檢測。
5、植物葉片的表皮細胞、葉肉細胞、鹽腺細胞、保衛(wèi)細胞
無需提前處理。因這些細胞處于組織內部,故檢測時采用撕取等方式,暴露出相應細胞即可。
6、植物花粉管
離體萌發(fā):在培養(yǎng)皿中萌發(fā)一段時間后即可直接檢測;在體萌發(fā):將柱頭置于培養(yǎng)皿中,待萌發(fā)一段時間后即可直接檢測。
7、植物果實
無需提前處理。如待測部位位于果實內部,需在檢測前暴露出相應部位即可。
8、植物懸浮細胞
無需提前處理。檢測時,置于培養(yǎng)皿中檢測即可。
七、有哪些檢測方式?
即瞬時處理,是指在檢測過程中,在正常測試液中瞬間加入所需的干旱脅迫溶液(PEG或甘露醇等溶液)的處理方法,目的是為了觀察瞬間干旱脅迫下,樣品短時間內的離子/分子的變化趨勢,即短時效應。
2、預處理/提前處理好后檢測
是指在干旱脅迫一段較長的時間后(數(shù)十分鐘/數(shù)小時/數(shù)天),觀察植物離子/分子進出的情況,即長時效應。
八、檢測環(huán)境是空氣還是溶液
檢測時,只要求待測部位浸于溶液中(無需整體都浸在溶液里)。
九、樣品是如何檢測的
十、可以送樣檢測嗎
可以送樣檢測。目前非損傷微測技術測試服務由中關村NMT產業(yè)聯(lián)盟統(tǒng)籌管理,由遍布全國的25家NMT創(chuàng)新平臺服務中心,提供檢測服務。點擊獲取測試服務